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
1.通過校外實踐基地建設,引入傳智教育教學資源、課程資源、項目案例、師資培養、軟硬件教學平臺等線上線下資源,通過實訓項目培養學生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,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;
2.建設項目依據目前相關熱點技術領域,包括大數據技術、人工智能技術、云計算技術、電商技術、新媒體技術等,為高校在這些技術方面提供服務,包括但不限于共建聯合實驗室、專業共建、科研項目合作等,為高校提供基礎教學和項目實踐服務,通過實訓基地建設,建立高校校外實訓課程體系、師資團隊培養等。
1.院校層次:全國高等院校;
2.申報專業:包括并不限于云計算、大數據、軟件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網絡工程、電子信息、信息與計算科學、通信工程、物聯網工程、數字與媒體、電子商務等專業;
3.項目申報人:學科相關專業負責人、學科帶頭人、骨干教師等;
4.優先考慮使用傳智教育教材的高校及與傳智教育進行教學資源、實訓合作的高校。
1.通過實踐條件實踐基地建設,企業參與專業課程建設,提供相關課程資源,共同制定學生培養方案,提高教學過程管理效率,鼓勵高校引入企業的最新項目、開展企業級項目實訓,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,并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,提高就業質量;
2.以傳智教育高校教輔平臺為支撐,理論基礎與實踐并重,提升學生綜合技術能力;
3.通過學期末、假期或課余時間,組織學生赴企業實踐基地開展實訓體驗活動,為赴企業基地參加項目培訓的學生提供企業實習及就業機會,促進學生就業;
4.高校支持合作專業學生的課程置換與學分置換;
5.引入傳智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和職業素質培養體系,提高學生專業對口就業率和學生薪資水平。
1.傳智教育擬定支持5個立項項目,計劃開展“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-傳智教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”校企合作項目,合作周期擬定為3年;
2.傳智教育為參與合作高校提供教學資源,包括項目案例、教學資源平臺、課程改進方案、配套教材教學視頻等;
3.為學生提供學生實踐場地,提供企業級講師授課及項目、技術實踐案例等課程;
4.為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實習實訓提供便利的食宿條件并協調安排,嚴格執行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的安全管理;
5.建立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管理流程及實施方案,提高教學實踐效率;
1.申報者應填寫《2018年教育部-傳智教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書》。
2.項目申報人須在2019年1月31日前將加蓋院系公章的申請書形成PDF格式電子文檔(無需提供紙質文檔),并發送至電子郵件地址:guohongbin1@itcast.cn若有任何疑問,請致電聯系人:郭洪斌 電話:13260268882;
3.傳智教育將于2019年1月組織專家進行申報項目評審,評審合格提交教育部進行終審,入選結果以教育部終審公布的名單為準。
4.傳智教育將與項目主負責人所在學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。立項項目周期為一年,所有工作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簽署后一年內完成。項目負責人提交結題報告,傳智教育將對項目進行驗收。 有關本申報說明和申報表格式 請參見網址: http://www.itcast.cn/other/shenbao.shtml